因此,佛在《優婆塞戒經》卷五中說:「若欲受齋,先當勅語,遮先諸惡,乃得成就;若先不遮,輒便受齋者,不名得齋。」(《大正藏》二四.一〇六三頁中)可見,受齋之先,不但先從身心清淨而做準備,更要以口宣告他人,使得他人也知道我要受持戒齋了。
如何才能做到戒齋清淨,蕅益大師於《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的末後說:「凡齋戒日,不得鞭打眾生;不得身口作不威儀事……不得起貪欲、瞋恚、煩惱等邪覺,更須修六念。以上四禁,若有犯者,雖不破齋戒,而齋戒不清淨。」(《卍續藏》一〇六.三七五頁B)
六齋日受了八關戒齋,為防妄念叢生,為增戒齋功德,最好的方法是專持六念:
-
念佛:佛為慈悲導師。念佛的法門,能除愚癡;念佛的實相,能除惡意;念佛的相好,能除怒習。
-
念法:法為諸佛之母。佛所說法,無量無邊,但以三十七道品,能夠逐層而上,完成修證之功,所以應念三十七道品,其內容是:
-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
四正勤──未生惡不生、已生惡滅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增長。
-
四如意足──欲(慕樂修持之法)、念(一心正住其境)、精進(修習不懈)、慧(思惟心不散)。
-
五根──信(信於正道)、精進(勤求不息)、念(一心觀想)、定(一心寂定)、慧(內性自照)。
-
五力──由五根而發生五種力量,破除五障;信力遮煩惱、進力除懈怠、念力破邪想、定力破妄想、慧力破一切邪外。
-
七覺支──念(思念修諸道法,而使定慧均等)、擇法(以智簡擇法之真偽)、精進(以勇猛心離邪行、行正法)、喜(心得善法,即生歡喜)、輕安(斷除身心麤重,身心輕利安適)、定(心住一境)、行捨(捨諸妄謬、捨一切法)。
-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定、正念、正命。
-
念僧:僧是人天福田。根據《佛說齋經》的記載,此所謂念僧,是念的真實僧,或勝義僧,乃是證得四果與向四果的四雙八輩的聖僧。但凡夫比丘僧,也應恭敬供養,此處所謂念,乃是念其功德,所以要念勝義真實僧,平日依止學習,仍當以持戒有素的世俗僧為主。因為梵語僧伽saṃgha一字,意為和合眾,或者單譯為眾。印度四人以上即為眾,所以比丘比丘尼四人以上,可稱為僧伽,俗人四人以上,也可稱為僧伽,所以佛弟子共分七眾乃至九眾;所以《阿含經》有將「皈依僧」譯為「皈依眾」的,因此有人以為,既稱皈依眾,就不必一定要皈依出家人了。其實,凡立此一謬論者,已招大罪!因為佛陀從未說過皈依僧者即是皈依在家眾的,處處都說是「皈依比丘僧」。佛初成道,未度比丘,先度在家弟子,便令皈依未來比丘僧,即是最大的明證。因有人誤解了僧的定義,故此附帶說明。
-
念天:天上長壽安樂。因為受持八關戒齋一天一夜,其功德即可感生欲界六天的果報,所以一心念念,生天的果報,長壽安樂。
-
念戒:持戒三業清淨。八關戒齋,雖僅八條,然其戒力的範圍,亦可大至無窮無極,持一殺戒,即可於一切眾生分上得不殺的功德,餘戒亦可類推準知;八戒的究竟,亦能具攝定共戒(由定而發,又稱禪戒,由定力而自然不犯,故稱定共戒)、道共戒(證得聖果階登聖位,雖不受戒持戒,也能與戒相應而一往清淨,故稱道共戒)、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這是大乘菩薩戒的境域了)。因為五戒是一切戒的基礎,八戒自也更是一切戒的基礎了。故其功德大小,可以隨人而異,以菩薩心持五戒,五戒即成大乘戒;為求人天福報持菩薩戒,菩薩戒也等於五戒了。
-
念施:普濟一切貧窮。貧窮有三種:財產貧窮、修福修道的方法貧窮、做人處世的膽識貧窮。所以布施也有三種:財物布施、佛法布施、無畏布施。財物能使眾生的物質生活改善,佛法能使眾生的精神生活充足,無畏能使眾生鐵肩擔道義,擇善而從,勇猛直前。根據《大智度論》的解釋是這樣的:持戒之人不犯他人的財物,且以自己的財物施與他人,稱為財施;能為他說法,使之開悟得道,稱為法施;一切眾生皆有畏死之心,持戒之人無殺害之心,能使眾生沒有畏懼感,稱為無畏施。(《大正藏》二五.一六二頁中)
以上介紹了許多的名相,枯燥無味,對於初入佛門的人來說,的確是一件困難的事,單把六念的內容分辨清楚,已經很不容易,再要一心一意地念此六念,那就更不容易了。不過,這是修持八關戒齋法門的一種規定,如能如法做到,自是好事,萬一於一時之間用不上六念的工夫,改用持名念佛念菩薩的聖號,也可通融,比如小乘經中的念佛,那是念佛的功德相好,在彌陀宗中的念佛,卻是專心持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了。如果再有方便法門,比如持咒、誦經、禮懺,那也可以。比如《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說:「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地藏)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