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學綱要 189

更不是脫節的,而是基於生死之因的在家生活的昇華,最後由於蛻變而達於超脫生死的涅槃境界。這與其他的神教依靠上帝的力量來拯救的形式與觀念,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節 出家的性質與作用


在佛教,出家人分為五種:那就是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這五種,也就是五等或五類,男的受了十戒,稱為沙彌,女的受了十戒,稱為沙彌尼;男的受了出家戒的全部戒,稱為比丘,女的受了出家戒的全部戒,稱為比丘尼。式叉摩尼,是沙彌尼至比丘尼階段中的一個過程,每一個沙彌尼,必須經過兩年式叉摩尼的過程,才能受比丘尼戒而成為比丘尼,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女人在俗時懷了孕來出家,才這樣規定的,因為沙彌尼的時間是不限定的,如果女人出家時已經十八歲,受了沙彌尼十戒,隨即便予受式叉摩尼法,經過兩年,沒有懷孕的現象,習慣於出家的生活,到二十歲,便可受比丘尼戒了。

出家的意義,上面已經談過,至於出家的性質,佛教分為三類:

第一,身心俱出家:身體住於山林寺院,是身出家;心裡不再戀慕世俗的五欲之樂,不計名利的得失,是心出家;身心一致,安心樂道,便是身心俱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