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瓔珞經》與《梵網經》所說,觀點大同而有小異。《瓔珞經》列舉三種受戒法:從佛現前受為上品;佛後從師受為中品;無師自誓受為下品。《梵網經》雖未提及在佛現前受,但已明白表示在「佛滅度後」有師前受及自誓受的兩種,實則也暗示了在佛現前受的一種方法,這與《瓔珞經》是相同的;但在《瓔珞經》自誓受的項下,並未說明需要見好相(佛來摩頂、見光見華),《梵網經》則一再地指出需要見到好相,方能自誓受戒而得戒,否則便不得戒。
這也是歷來古德們所感到頗費索解的問題之一。但是,自誓受戒,究竟要不要取得好相,明末的蕅益大師在《毘尼後集問辯》中,有一折衷的解釋,他說:「今人求戒,大須自審,果能念念與悲智相應,上荷正法,下憫含生,便可直遵《瓔珞》、《地持》,設不遇師,亦得自受;如或雖希佛道,悲智未深,則須秉持《梵網》法門,千里無師,必求好相;更或現有明師,心存憍慢,不從求受,別向像求,斯則(《瓔珞》、《梵網》)兩經咸所不聽,五悔終不成功。」(《卍續藏》一〇六.四六〇頁C)
根據智者大師的《菩薩戒義疏》,把受戒的方法,分為三類(《大正藏》四〇.五六七頁下):
第一,對諸佛受戒,此有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