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即成為解脫,苦即成為法身;般若為佛寶,解脫為法寶,法身為僧寶。2.從理體(真如)上說,能觀之理為佛寶,所觀之事為法寶,事理一如為僧寶。
其實,三寶雖分四類,只有兩種性質:不出事理的兩面。事相的三寶,是現實的,所以也是比較易懂的。理體的三寶,是抽象的,所以不太容易懂得,除非已經開悟,已經證得了自性真如,否則總是感到陌生的,但此卻是我人的究竟皈依處。為使讀者更易瞭解起見,抄錄一段印順法師對此的解釋如下,以供參考:
「論究到真實的皈依處,是「三寶」的真實「功」德,這在古來,又有好多分別,現在略說二類:1.佛的無漏功德是佛寶:依聲聞來說,是五分法身
(聖嚴案: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為佛的五分法身)
;依大乘說,是無上(四智)菩提所攝的一切無漏功德。正法或涅槃,是法寶。有學無學的無漏功德是僧寶:依聲聞說,即是四雙八輩
(聖嚴案:小乘的四向四果,合稱為四雙八輩)
的無漏功德;依大乘說,是菩薩,攝得聲聞、辟支佛的無漏功德。2.大乘教所說:究竟圓滿所顯的最清淨法界(攝得體相業用),是佛寶。少分顯現清淨法界的,是僧寶。遍十法界而不增不減,無二無別的法界(或名真如、實相等),是法寶。平常所說的一體三寶、理體三寶、常住三寶,都不過此一意義的不同解說。」(《成佛之道》二九頁)
我們看了這段文字,如果沒有一點佛學的基礎,還是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