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無從確知其總數了。巴特氏(Barth)說有二百五十種,韋柏氏(Weber)說有二百三十五種,此外又有近世新發現的。因此,研究《奧義書》時,必須分為兩條線索:
-
《古奧義書》:此係隸屬於《梨俱吠陀》、《莎摩吠陀》、《夜柔吠陀》,現存者有十一種。因其屬於較古的支派,故稱為古,又稱為正系。
-
《新奧義書》:此係隸屬於《阿闥婆吠陀》,年代較晚,故稱為新,可疑者多,故又稱為旁系。此皆個人或小團體所行的學說,不是繼承《梵書》而來的產物;只是為了推尊此等學說為神聖,所以用了《奧義書》之名,實則與《阿闥婆吠陀》自身,也無直接的關係。除了《古奧義書》的十一種之外,餘皆屬於此系。故在研究正統《奧義書》上,此亦無大價值,其特色則為帶了學派的色彩,主張組織的教義。
印度可稱為「奧義書全集」的有兩種:1.集五十二種而成的,為《烏普賴克特集》(Oupnek'nat);2.集一百零八種而成的,為《慕庫地克集》(Muktika)。
《奧義書》譯本之完善者,有四種:
-
叔本華門派的多伊森氏之《六十優鉢尼沙曇》之德文譯本。
-
馬克斯彌勒的《東方聖書》中的英文譯本。
-
美國的漢米氏(Robert Ernst Hume)譯有The Thirteen PrincipalUpanishads.
-
日本由高楠順次郎監修,翻譯《慕庫地克集》的全部,即是一百零八種的全集,共分九卷。
《奧義書》之能受到世界學者的重視,乃是它的哲學的價值。在《奧義書》中,可以見出與柏拉圖、斯賓諾莎、康德等相為呼應的思想。無怪乎叔本華要說:「余得是書,生前可以安慰,死後亦可以安慰」了。
《奧義書》的宗教思想
印度的思想,宗教與哲學是不能分的。《奧義書》的內容,可分作本體論、現象論、終局論的三部分。本體論及現象論是純哲學問題。所謂本體,即是宇宙的原理。《奧義書》以「自我」(Ātman)作為此一原理。據《布利哈德奧義書》四.四,五稱:「此我,實彼梵也。」梵即是宇宙的本體。實在之梵,顯現於世,即為現象論。《奧義書》說梵之成為現象者,共有三態:
-
世界的支配神:此稱為梵天(Brahman)或自在天(Īśvara)之人格神。相當於柏拉圖所說的造化神。
-
物器世界:此即有情輪迴的舞臺。在空間的位置上,分為天、空、地之三界;在時間的過程上,有「劫說」(Kalpa vāda)。謂世界於某時期依「梵」而發展,經過一定的時間之後,再歸入於「梵」,世界常以同樣的情形而循環不已。
-
有情的成立:據《奧義書》的思想,有情的範圍極廣,上自天人(Deva),下至植物皆是;然其經常考察的中心是人類。有情的種類有四:1.胎生,2.卵生,3.濕生,4.芽生。
以上的梵之三態,除了支配神的觀念之外,幾乎多為佛教所吸收,加以改良之後,成為佛教的觀念。
輪迴與解脫
輪迴思想起於梵書時代,成熟於奧義書時代。根據業說而以為有情本體之我是常住;由此常住之我,因其行為的餘勢(業力)而連貫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三世因果的觀念,也就隨著成立。由三世因果而發動常住之我的輪迴流轉。
在《奧義書》中,有情輪迴的範圍也很廣,包括天、人、鬼神及一般生類,乃至遍及植物在內。
《奧義書》的最終目的在於解脫。這個解脫,在於離去一切假現的繫縛而安於本性的梵,不在於嚮往從來未有的天國,是在發現有情本具的真性。從《奧義書》的立場看,一切現象界的經驗和知識,均與解脫的工夫無助;解脫是在離言語、絕思慮後的智慧(Vidyā)。凡為宗教上的祭祀及世間的道德,乃是相對的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