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 128

僅未取大眾部的「聖道」及「虛空」,而同舍利弗毘曇 ,改增「決定」及「法住」。舍利弗毘曇是上座部的,現存者卻與犢子部思想不盡合,倒近於分別說系。無為的本體原只是一,大眾部應實際要求而給了它九個名,它們原來的次第是:擇滅、非擇滅、虛空、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緣起支性,聖道支性。大眾部以為;貫通並生起萬法的原理是緣起法;由覺悟緣起法而達到涅槃,並指出涅槃的理想境地;聖道,便是達到這種境地的法則。這就是九無為法的精神所在。

心性論與有情論


所謂心性,即是心的本性、本質,不是日常的分別心及肉團心,對於心的本性,大眾部是主張「心淨說」的,《宗輪論發軔》(明治二十四年,小山憲榮編撰)中說:「心性本淨,客塵隨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淨。」有情眾生的主體為心,心的本性本來是淨,由於客觀的煩惱染污,此心即成不淨而稱為凡夫。對此大眾部的心性本淨說,站在大乘的立場,有相宗及性宗兩種不同的看法,但它是後來真如緣起的先驅思想,可能是屬於眾生皆有佛性論的性宗系統。大眾部另有「心自緣」之說,《異部宗輪論》(《大正藏》四九.一五頁下)說:「諸預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預流者是小乘初果聖人,他們的心及心的所緣之法,能夠了別其自心的本性。這與心淨說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