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 155


在錫蘭方面,有一位木扠伽摩尼王,在阿㝹羅陀補羅,建設精舍、大塔、銅殿等,厚供僧伽。由於諸王的外護,佛教順利發展,佛教未至之前,本來為供尼乾子(耆那教徒)而建的無畏山寺,也轉而供給了大寺的長老摩訶帝須。其後又由諸多王臣的護持,建立的寺塔頗多。錫蘭佛教本屬印度的一支,本書當以另篇介紹,故此處從略。

彌蘭陀王


自亞歷山大入侵印度(西元前三二六年)之後,又有一位著名的希臘人德彌多利奧斯(Demetrois),率大軍再佔阿富汗而侵入印度,略信度河囗,佔有恆河上游各地,建都於舍竭(奢羯羅 Śākala),彌蘭陀王即是德彌多利奧斯的族人。

彌蘭陀(Milinda)王,約在西元前一百六十年間即位。他對佛教有淨信,曾就那伽斯那(Nāgasena 譯作龍軍,或音譯那先)比丘問佛法,此事被集為一書,即是巴利文的《彌蘭陀問經》,漢譯的《那先比丘經》,與此大同。

據周祥光《印度通史》八八頁稱,當西元前一五五年間,喀布爾(Kabul)及旁遮普總督梅娜陀(Menander),率希臘大軍進攻摩揭陀國,於是,摩偷羅、阿踰陀(Ayodhyā)、秣第密伽(Madhyamika)相繼淪陷,至熏迦王朝的華氏城,雙方大戰,希軍敗退。不數年,補砂密多羅稱王行馬祀,凡祭馬所經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