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 72

此時東方以毘舍離城為中心的跋耆族比丘,對戒律的態度,即與西系的有所不同,這實是自然的現象。

七百結集的盛況


這時,律中雖說已距佛滅百年,若以參加此一盛會的長老是阿難的弟子而言,可能尚在佛滅後的百年之內。

由於西方系的長老比丘耶舍伽乾陀子(Yasa Kākaṇḍakal putta),巡化到東方的毘舍離城,見到東方的比丘們,於每半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用鉢盛水,集坐人眾處,乞白衣施錢,有的俗人不給錢,甚至也有譏嫌沙門釋子不應求施金錢的。耶舍長老便告訴求施的比丘們說,這是「非法求施」,又向那裡的俗人說:「汝莫作此求施,我親從佛聞,若有非法求施,施非法求,二俱得罪。」(《五分律》卷三〇,《大正藏》二二‧一九二頁中)

因耶舍向俗人說了非法施之過,眾比丘便令耶舍向白衣做下意羯摩(向白衣謝過),耶舍做了下意羯摩,但仍懇切地勸導,並且受到許多俗人的讚仰。結果,耶舍不能見容於跋耆族的比丘,便到西方去遊說了幾位有名的大德長老,再來毘舍離召集大會辯論。

耶舍長老不惜跋涉千里,爭取到了以頭陀苦行著稱的波利耶地方的比丘(在摩偷羅西約五百里)、阿槃提地方的比丘、達䞋那(南山)地方的比丘,尤其重要的是爭取到了摩偷羅地方的三菩提長老、薩寒若地方的離婆多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