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岸慧廣的《東歸集》、愚中周及的《艸餘集》,也很有名。
正由於漢文學的發達,也就漸次注重到中國的儒學,所謂宋學的朱子學風,也由禪僧自中國傳入了日本。此固為江戶時代的儒學之盛,開了風氣,對於佛教的本身則未必有利。禪宗本以不立文字為原則,後因語錄的記載而有禪宗特有的文體。日本禪僧終致於貪著文學而轉向儒學,其結果,竟有僧侶返俗而成了儒者,此乃五山文學極盛以後的影響。
元日交通的影響
日本與元朝既以警戒的態度設防備戰,卻也不禁日人赴海外通商,其目的在獲取貿易之利。同時,元朝既對日本兩次出師均敗於暴風,便改懷柔政策,寬大待遇日商,因此,日商來元者,趨之若鶩。
此類商船,最早是為天龍寺的籌建經費而核准的。當時足利尊氏反叛後醍醐天皇而使其南遷吉野,但在後醍醐天皇崩後,足利尊氏及其弟足利直義,為了安慰其靈,以除生前所結之怨,乃決定在京都之嵯峨造天龍寺,以薦冥福。由於經費無著,遂用通商抽稅的辦法來解決,故名為天龍寺船。以後凡來中國的日船,元朝均以天龍寺船呼之。
既有商船往來,中日兩國的僧侶,亦多有交流。入元的日僧,人數不可勝計,據木宮泰彥的統計,有名可考者達一百五十三人,唯多平庸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