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佛教史略 144

確立其宗學之體系者,特別是法霖的貢獻最大。法霖門下出僧樸,僧樸之門則有僧鎔、慧雲、崇廓、仰誓等人。至第十七世宗主法如之際,宗門多事,學林派的學者與非學林派的學者之間,發生了「三業惑亂」的紛爭,所以智暹著《真宗本尊義》攻擊法霖之說為始,結果是由幕府仲裁處斷而平息。

東本願寺派,首於正德五年(西元一七一五年),設置學頭及講師,由西福寺的惠空擔任,其後經慧然、慧霖,於寶曆四年(西元一七五一年)將學寮移至高倉,增建學舍,擴大規模。再經慧敞、深勵、宣明、大含、德龍等的歷任講師,人數越來越多。

但在江戶時代,雖受幕府的獎勵興學,在思想方面卻也受到幕府的控制,凡有新異之見,即遭幕府的取締,並且加之以刑獄。

佛教的黑暗面


江戶時代的日本,文化中心漸次由京都及大阪而移至江戶,同時儒學及國學勃興的結果,幕府極受影響,儒生漸次抬頭得勢,對佛教則頗不利。

在佛教方面,江戶時代雖然人才輩出,對於社會教育、文化、慈善,也做得很多。可是,僧人生活有了固定的保障,一般缺乏活潑的進取精神,思想沈滯,形成為「讀經佛教」的狀態。同時,僧尼之破戒腐敗,亦時有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