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行乎住興天,民之敬服無異懶翁,雖以宗親貴戚,躬詣桑門,恭行弟子之禮,下令攸司,斷行乎頭,以絕邪妄之根。』」(《燃黎室記述》卷一三)
儒生仇視佛教如此,竟然奏請朝廷力斬高僧之頭。
「世宗癸卯,京外只留三十六寺,餘悉罷之。」(《名臣錄》)可知在京內已經不留佛寺,並且禁止僧人入城。
世宗王是一位聰明的君主,他自己通天文學,並發明天體運行的活動模型。韓國諺文的創製,也是他的功勞。二十八年(明英宗正統十一年)設置諺文局於禁中,命申叔舟及成三問等刱製子母音二十八字,由明人翰林學士黃瓚相助,合於漢字的音韻,字形模仿蒙古文,綴字發音則模仿梵語。據世宗御製的序文說:「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為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耳。」在這以前,韓國通用漢字漢文,從此開始,才有了他們自己的文字,而其綴字發音,均係仿照梵語,佛教對韓國的貢獻可以想見了。
因此,到了世宗王晚年,又想到了佛教,二十九年,命首陽大君李,撰釋譜詳節,乃係「爰采諸經」而「繪成世尊成道之迹,又以正音加譯解,庶幾人人易曉而皈依三寶焉。」(該書首陽大君之序)同時在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