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好學而善於文章,尤愛老莊之學,精研經論,有拔群之譽。性仁慈而好施捨,每遺留食物養烏鵲,所以常有禽鳥成群隨其後。以詩偈與縉紳交遊,又長於筆札,通於曆術醫方,著有《沖虛集》,可見他是一位名士型的名僧了。

另有一位大德,翰醒枕溟(西元一八〇一~一八七六年),十五歲出家,受經於雲興寺大雲,受禪於龜巖寺白坡,二十八歲開講於松廣寺之普照菴。明年,移錫於仙巖寺之大乘菴,自此主講凡三十多年。枕溟是一位持戒謹嚴行持精進的名德,不與女人同室而坐,衣不搗練,食不美饌,日進兩餐必用鉢而不用盤鍮之具。或於子夜起坐而嘆曰:「古來佛佛祖祖,必從此路而得入也,而名相俱絕,真所謂摸索不得,如空裡栽花,水中撈月。」又每於子夜時分,必鳴鐸,大唱彌陀十聲,雖醉睡俗子,亦皆因而驚起,同聲念佛。

枕溟是浮休的十一世孫,他的弟子很多,傳法者:華山晤善、普運應俊、雪渚妙善、影巖尚欣、高巖大淳;傳講者:函溟太先;傳禪者:雪竇炯、優曇洪基、鏡潭瑞寬、龍湖海珠等。

浮休的末代法孫,優曇洪基(西元一八二一~一八八一年),早喪怙恃,天資穎悟,好讀書,至年弱冠,遍遊名山,忽生出塵之想,因而出家參學,後來開堂豎幢,來學者如市。他精於禪學而尤通於華嚴,平常言語,不及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