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考 190

四、《法華經安樂行義》及《法華三昧懺儀》


《法華經》到了中國,不僅在思想方面豐富了中國文化,尤其為中國佛教在實踐的方法方面,貢獻極多。

佛法的實踐方法,從《阿含經》開始,即不離戒、定、慧的三無漏學,諸經之中或說八正道,或說六度及四攝,或說三十七道品,也都是屬於三無漏學的範圍;三學之中的戒學淨身、定學淨心,以佛的空慧指導來持戒習定,便發無漏慧,而成無漏學,親證〈安樂行品〉所說「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的諸法實相(註一)。如果僅修「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供養」之法,雖有無量功德,也與三無漏學相應,但總不是那般直接地進入實相無相的層面。故在《法華經》中亦鼓勵修持戒、定、慧的三無漏學。

到了陳之慧思禪師,便依〈安樂行品〉撰《法華經安樂行義》(又稱《安樂行義》)一卷(註二),隋之智顗禪師,依〈普賢菩薩勸發品〉撰《法華三昧懺儀》(註三),目的是為了從有相行而進入無相行。慧思禪師的《安樂行義》將修行分作無相及有相行。無相行者即是安樂行,「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註四);有相行者「此是〈普賢勸發品〉中,誦《法華經》,散心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