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與人通 67

佛教教人超脫生死苦海,無所謂犧牲小我而完成大我,超脫是個人的超脫,成佛也是個人的成佛,但如要想超脫,要想成佛,必須廣結善緣,從痛苦的磨鍊中,將自己堅強起來擴大開來。這在消極方面可以令人有一落實的寄託,不致因頹廢無望而形成犯罪,在積極方面又可以令人奮發圖強,貢獻出自己,而又壯大美化了自己。可見即使佛說的生死觀念,我們尚未親身歷證,也比孔子所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現實感為好。同時,凡是我們所不知的、未見的,不一定就等於沒有,何況佛陀是「真實語」者呢。否則,這一現實的觀念,便成了我人生死兩端的屏障,而會令人產生如陳子昂所說的心境︰「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了。看不到生前,也見不到死後,所謂「未知生焉知死」的感觸,實在是人類心靈的一大創傷、一大空虛和一大悲哀!不像佛說,眾生是生死相續的,生無可喜,死無可悲,只要生生世世,生得莊嚴,死得其所,我們的理想境域,總有到達的一天。這一說法,對於人類的心靈,豈不是一大安慰、一大著實與一大希望?至於上面說︰「貢獻出自己而又壯大美化了自己」,看來似跟「犧牲小我而完成大我」是相近的,不過相近而不相同罷了。因為前者是自性本體的壯大和美化,後者是將自己去堆積大我與裝飾大我;前者的目的是將自性本體充塞於宇宙之間,後者乃把自己融化於自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