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華民國政府對於宗教的教育,一向認為那是屬於信仰的事,不論宗教的文化、教育或學術的研究,都是屬於傳教士的活動範圍,所以不但不推動而且還抑制。直到目前為止,雖然已有識者呼籲,卻尚未得到教育當局的充分認同。
問:
佛教教育對明日社會的影響及其重要性是什麼?
師:
佛教教育應該分成兩個方向來說:第一,是一般的教育,那是協助政府開辦建設社會的各級教育;這是西洋宗教辦得最有聲有色的事業。但是西方宗教並不只辦一般教育,他們也重視宗教教育,否則他們的人才素質就不足以來辦一般的高等教育。因此我們的佛教界如果不辦一般的教育,會讓社會人士批評消極,而對社會沒有貢獻;如果僅辦一般教育而不辦佛教的專門教育,最後那些教育事業,將會轉手與人,甚至於交給外教的人士來經營。唯有首先造就足夠數量的佛教教內的高級人才,佛教才有前途,才能以佛教的教理、思想來影響明日的社會。可知兩種教育事業都重要,而以培養教內的高級人才更重要。
問:
佛學院與佛學研究所的異同在那裡?
師:
照道理說既然稱為學院,應該要有college程度和組織。college就是相當於大學程度的獨立學院。如果是community college就相當於專科學校,以歐美神學院來講,它是大學裡面的神學院,它既有大學制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