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研究所能多培養中等佛教人才,卻無法期望他們造就出國際水準的人才。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培育碩士程度以上的研究生,也需要儲有博士程度的研究員。現在我國佛教界既有的人才之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並不多;而今日社會的一般教育的專業人才都要求碩士或博士的水準,因此佛教辦的研究所是不是有遠景,必須有兩個先決條件:第一,政府教育當局應該准許各公私立大學設立宗教學系(內含宗教學科),同時承認私立佛教研究所的學歷和學位,並監督、管制其運作的水準,以便納入國家的教育系統。第二,佛教研究所的目的不在於培養所謂的弘法的傳教士人才,而在於造就具有碩士或博士程度的文化、教育、學術研究的人。
問:
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將來走向是什麼?
師:
我們相信因緣、爭取因緣、促成因緣,但不強求。我們是教育部立案全國性的一個財團法人,一定要使它有永久性和穩定性,它的工作不會因人事的變動而受影響;相信沒有多少阻力可以使我們停辦。不過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所以要募集足夠的基金。最好是以銀行及大企業的投資所得股息,作為經常性的費用,那就不會受到人事的變動而有伸縮的影響。這也是我們正在呼籲各界響應支持的目標。
(刊於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五日《人生》六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