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連印順長老的晚期著作中,也常徵引梵、巴原文。
佛教的人才是要從各方面培養的,本所也正努力培養各種人才。唯其基礎的研究方法,以及基本的佛學知識、正確的佛學觀點必須具備。否則也許可能成為一般的傳教師或寺院的行政人員,卻難以受到高水準的學界認同,也就不易影響時代的風氣。但願諸位同學都將是推動正法之輪,扭轉世界逆流的龍象。
我曾說過:龍的幼年像蛇,鳳的幼年像雞,獅的幼年似狗。我自己的童年是弱智,艾森豪將軍在軍校畢業時幾乎是榜末。所以諸位同學既是經過本所考試合格而入學的,千萬不要以目前的功課緊密而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及學習趣味,致有挫折感及無聊感而萌生退志,或自我煩惱。人在成長過程中,這種苦悶、無奈、無助的心理反應,正好表示著自己正在努力前進,正好表示對於潛在智力的激發及生命光輝的鼓揚,山窮水盡、此路不通的困境,其實就是峯迴路轉、柳暗花明的啟機。
現代青年,最好不要學美國的自我主義,尤其我中國的佛教青年,當學日本的群體觀念。美國青年發展自我,結果造成隨波逐流。好的學校科系,很少美國青年,倒是中、日、韓及東方學生佔多。日本青年有為其國族及社會或所屬團體的適切需要而應召受訓或留學深造,所以造成其國力的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