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這一計畫能夠付諸實現,從而其他各種文化教育事業,也必能夠跟著進展。

三、發揚佛教文化


有人說印度哲學的長處是不執成見,虛心學習,深自反省,如要批評自家以外的思想,必須弄清了對方的理路,首先予於價值上的肯定,再以自家的見解,一一加於批駁,而使之顯出自家之高和他人之低──當然,低的不即等於是惡的或壞的。根據這一觀點來說,可見我們今天要談發揚佛教文化,實在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了。我一向以為,佛教當前的急務,是要自求立足穩固於東方文化之中,並使屹立於東方各個文化之上,然後再求世界性的推展不遲。事實上,如能在東方屹立,亦必將為全世界的人類之所仰慕,因為今日的東方人,多在翹首西望,而幾乎遺忘了自己土生土長的東方。可是要想自求自立,一定要使自己接通了周遭的環境,取得了周遭的同情,再領導著周遭的環境,拉起時代的列車,向前邁進。這一點我們的祖先,已經做得很多了,但到我們的時代裡,還得繼續做下去,因為時代不同了,人的觀念也不同了。同樣的,我們要使佛教文化變而為東方文化的領導,再變而為世界文化的領導,其中一定要經過許許多多的容忍和許許多多的融通,要想感化他人,必先瞭解他人,尊重他人,取得了他人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