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開幕詞
李總統登輝先生、諸位貴賓、諸位參加大會的佛教學者: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的目的是:為國家作育人才,為學術提供奉獻,為人間倡導心靈淨化,為世界促進人類和平。我們除了對於高級佛教學術人才的培養和儲蓄,也在做著世界各系佛教學術文化的交流。本所師生的教學研究範圍,包括印度的、漢傳的、藏傳的、南傳的,著眼於引進國際學者的學術成果,開發古為今用的學術領域。
因此,我們除了向國內先進學者們求取經驗和智慧,也向國際間邀聘高明的學者,來臺灣發揚他們的專長。我們除在國內培育研究人才,同時也逐年派遣優秀青年,赴東西方各國深造。
本所為了讓國際間的傑出學者們,瞭解今天臺灣的佛教學術及其研究的狀況,並且請他們將臺灣的訊息帶回去告訴關心我們的朋友,我們也希望從國際間的傑出學者們,獲得最近的研究成果。所以於一九九〇年元月、一九九二年七月,已召開了兩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會議的永久主題是「從傳統到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