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覺得還是不住寺院的好。

七月二十七日上午,先到圓山忠烈祠,向革命先烈及陣亡將士的英靈獻花致敬。大會的參加人員,一共分為文教、工商、財稅、交通、農村、社會等六組,分乘六輛冷氣巴士。由於國內把宗教事務隸屬於內政部的社會司,所以當我尚未回國時,籌備人員便以我的專長而分配在社會組,其實,宗教信仰的活動,雖屬社會問題,以我研究的佛學而言,應該是文教的範圍。不過此在集體參觀以及聽取政府首長報告的日程內,屬於任何一組都無關宏旨,所以我在社會組中待了八天,到八月四日進行分組討論時,才改到文教組去。

因為社會組是編制中的最後一組,乘車是上最後的一輛,排隊是在最後的一列,進入各種場合,都是扮演著壓陣的角色,但在社會組中的成員,多是生物學、醫學、心理學、建築學、勞工問題、社會學等的專家,經過數日的相處,彼此間都成了知己的好友,其中如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吳興鏞博士,佛羅里達大學的祝咸仁博士,喬治華盛頓大學的黃崑巖博士,哥倫比亞大學的錢熙博士等,都交談了很多,甚至會期結束回到各自的僑居地後,還和我通信聯繫。

二十七日上午參觀忠烈祠後,折回臺北市區的三軍軍官俱樂部,進行預備會,由召集人蔣彥士及潘振球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