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願意接受的話,手續極其簡便,只要取得他們宗派的僧籍,便可根據兩條路線,去選取一座合意的寺院。此所謂無人寺,有兩種性質:一是原來的寺主死亡了,或離寺另謀生活了,即成了空無人住的寺院,此需由各該寺院的宗派所屬的本山宗務院物色人選,派往接受。實際上,青年人願意終身住寺院做僧侶的不多,如果生為寺主的長子,不得已而繼承父業之外,在家人去出家的固然極少,一寺之主有兩子為僧的更少,所以,這種性質的無人寺,頗有越來越多之勢。另一種是寺主雖然蓄妻,卻僅生女而未能育子,同時也找不到在家人的男孩做他們的徒弟,一旦寺主故世,他們的妻女也就不得不搬出寺外。像這樣的寺主,為了顧全他們妻女的生活,就設法找到無寺的青年僧侶做他們的所謂養子,實際上即是我國的贅婿;所不同的,中國的贅婿往往大權旁落,以妻為主;日本的養子,雖或有例外,原則上是實權的繼承人。日本的友人告訴我,像第二種性質的無人寺,當然不會被我考慮,若以我的資格,將能在第一種性質的無人寺之中選到條件最好的一座,有檀家及信徒的護持,不用為生活問題擔憂,修行、研究或在大學裡擔任一職,均可由我自主。可是,我到日本留學的目的是什麼呢?所以我婉謝了他們的好意。
我在日本期間,也有幾位中國朋友,對我幫助很多,比如清度法師及張可炳先生,不但交往六年多,尤其在我辦理來美手續的階段,因為人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