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到達時,始知齊教授是早晨到的,為了接待我,特別商請了威大的一位藏文學者──茲威林博士,開車前來,同時還帶來一位齊教授的朋友,現在威大圖書館服務的王正義先生。這次出席會議的學者之中,會議秘書處派車到機場迎接的,只有我一人,不用說,我是仗了比丘身分的緣故,雖在學術上的成就,不論僧俗,皆靠真本領,應對和接待之時,宗教師是比較受到尊重的。

八月十九日上午九點半至八月二十一日晚上九點半,是這次會議的起居日程。一共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中華民國、日本、印度、西藏、錫蘭、越南等的學者三十多人,平均每天有十二個人讀出他們的論文,每人讀稿二十分鐘,然後以十分鐘留給大眾問答討論。

美國各大學之中開設佛學課程之最早的,即是威斯康辛大學,迄今已有許多由該大學培養出來的研究佛學的人才,分散在美國好幾個大學,擔任教授佛學的課程。在這次會議中,即有好幾位這種身分的學者。他們最得力的教授,是已故的魯濱遜博士,他的繼任者是羅伯特.密勒,目前的那拉因,則是接替密勒氏的職務。

威斯康辛大學有學生十七萬人,以人數之多而言,它是次於加州大學及紐約州立大學而名列第三位。讀佛學的僅二百多人,研究所專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