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身作則的實踐,又使大家對她既敬且畏,她和所有神媒的性格相同,帶有若干不近人情的傾向,她的吸引力也從這種性格中散發出來。她所吸收而來的信徒,則以中年的婦女特多,對於反科學、反自然的問題,也發生在她的身上。說也湊巧,昭和三十一年,發生了《讀賣新聞》的強烈攻擊事件,所謂甲府殺人,是那年的一月,妙佼到了第二年的二月間,便發了病,九月病故,這也不過一年之間的事。以之前後對照考察,假如妙佼不死,交成會首腦部的思想尚無法統一。當她一死,交成會便於昭和三十三年,在會名上改成了「佼成會」,用以紀念長沼妙佼。在思想行動方面,則完全擺脫了苦行的修驗、素樸的祖先崇拜,以及神媒等的迷信色彩,邁開了新的局面。
此在庭野日敬的解釋和宣言中,把這年稱為「由迹門開顯本門」的「真實顯現之年」。意謂在此之前,為該教團的草創期,他和長沼妙佼,為適應對象的不同,而以各種方式施化指導,並無一定的法制原則可循,相當於《法華經》前半部由〈序品〉至〈安樂行品〉,所說方便權巧的「迹門」。從此之後,教團展開了新境界,建立了以《法華經》為中心的真實的佛教,相當於《法華經》後半部,由從〈地涌出品〉至〈普賢勸發品〉,所說的「本門」。該會和創價學會的最大不同之處,則為以釋迦世尊為其教團及全體信徒所奉的本尊,並謂《法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