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七層樓的大聖堂建築總面積,亦達二萬三千八百七十九平方公尺。中央圓殿的內周直徑為三十六公尺,外圍直徑達七十公尺。圓殿頂上的塔尖,高達四十八點二六公尺。大聖堂內可以同時容納三萬人,設有兩臺電視攝影機,各樓的聽眾,可從分置於座前的七十二架電視機中,清晰地看到圓殿正中講壇上的演講者的表情。在此圓殿正中,便是供的被稱為「久遠實成」的「釋迦牟尼世尊」像,這尊像係用檜木雕成於昭和三十七年,身高一丈六寸,連臺座和背光上部,全高二丈二尺七寸(約七公尺)。背光的中央上部為多寶塔,四面則為《法華經》從〈地涌出品〉中的四大脇侍菩薩(上行、無邊行、淨行、安樂行)的坐像。這是佛陀宣演《法華經》時,由迹門之教轉入本門之教時,所說的〈見寶塔品〉、〈從地涌出品〉、〈如來壽量品〉中的思想表現。他們即將此三品,視為法華本門的重要部分。佼成會的根本思想,到此完成了它自己的體系,以久遠實成的釋迦世尊──過去、現在、未來、永遠實在,畢竟成就的釋迦信仰為根本,來貫串印度、中國、日本的佛教歷史,放下一切的宗派門戶之見,會三乘歸一乘,滄海之大,不拒百川,能容百川,故成其大;不歧視人天外教,更不排斥其他宗派。故到大聖堂落成那年,會員人數已達二百萬,在各地所設的支部,有一百七十五個,統轄若干支部的地區教會,也有了二十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