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是二千數百年前出現於印度的佛,不是今日的民眾之法,出現於日本的新佛,唯有對於日蓮聖人,付出全部的信仰。這與立正佼成會的立場,完全不同。庭野日敬以為日蓮聖人本身並非如創價學會所理解的那樣,例如:「日蓮大聖人把在伊豆感得的釋尊像,作為隨身佛而常行奉持,並且教導富木常忍上人、四條金吾、日眼女等諸人,製造釋尊像,他對這些製造的佛像,非常欣喜。」「可見,對於上根上機的人們,教導以本佛釋尊像作為本尊;對於初信的下根下機的信者們,則授與曼怛羅,使其次第入信之後,便教以本佛釋尊為本尊了。」他又指出,七百年前的日蓮所倡:「念佛無間、禪天魔,真言亡國、律國賊」之時,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與七百年後的今日環境,不能相應,所以也不能贊同創價學會的排他作風。
總之,佼成會的教理思想,雖然發足於日蓮的系統,即從具體而富於時代意識或民族色彩的日蓮言論,轉移到了理論的或抽象的佛教哲學。在觀念論方面,走向抽象化的哲學範圍;在認識論的具體問題方面,則又採用近代科學的觀點,來做合理化的說明。
現在的立正佼成會,不但自己培植人才,同時也網羅佛教界既經成名的人才為其所用,故在其思想方面,已不會發生迷信落伍的觀點,相反地倒為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