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告訴他們,教化活動即是行的菩薩道。在會員與會員之間的接觸談論,是教化;對於普通的人,在乘車的時間、在候車的時間,在工作休憩和同事們閒談之間,乃至在家中跟太太或丈夫飲茶吃飯之際,都可用自己的行動和語言,將佛法表露給對方知道,使對方感受。用真理的語言,用親切的照顧,用不求報償的服務,來感動對方。會員們應當時時記住:生活的場所,即是修行的道場;工作的地方、自己的家庭,都是菩薩道的修行之處。當然,現代人的生活,都很忙碌,但是應該想一想,人是為了什麼而生存的呢?僅為個人的生存而忙碌、而勞動,真的有何意味嗎?要知道,人是不能獨自存在的,除了自己,尚有與他人之關係。所以,應當利用空餘的時間,多照顧他人一些。如果能這樣的話,在工作場所,一定身心愉快、同事友好、長官稱讚;在家庭中,必可夫婦和睦、兒女幸福。因為,這樣的教化活動,不僅對他人是拔苦與樂,對自己同樣也有拔苦與樂的效果。這便是把佛的正法實踐在各自的家庭及其活動的社會之中了。
自然而然,便能吸引新的會員。作為一個會員之後,首先要使自己的家族全部皈信三寶。在會員的家中,必須將信仰的象徵(佛壇)與祖先的戒名,供奉在家中最能表示尊敬的地方,家族的全體,為了感謝祖先,每天均當供奉清水、鮮花、茶、飯,並且讀誦經典。唯有如此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