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張組織表上看來,可謂相當完善,而且他們的每一個機體都在活動,都有專職的人員。我說他們類似政府的行政機構,有人則說這種教團的經營者,與一般公司或財團的宗旨相同、方式也相同。他們會員所繳的會費有限,每月不過百圓日幣,但是,他們在宣傳方面所出版的報紙、雜誌,凡是熱心的會員無不訂閱,因在那些出版物中,每期均有各種的教義習題,以及各種活動報導,若想成為成熟的會員乃至幹部,必須經過閱讀和許多次的測驗。就在出版物的發行之中,教團可以賺進不少。加上各式各樣的自由捐獻,教團的財產便像滾雪球似地越滾越大。不過,他們的主腦人物,的確要有胸襟和遠見,也真的要有宗教的情操和抱負,否則便不能號召群眾了。
佼成會的力量,是來自各支部的壯年部及婦女部,係由三十歲以上的男女會員所構成,這些人不是社會工作的生產者、經營者,便是家庭的主婦,他們以金錢和勞力來支持教團的活動與發展。我每次去大聖堂時,都可見到許多男女信徒,清理環境和接待客人,一切的服務均係出於各人的自動發心,許多太太們穿著清道夫的外衣,掃地擦牆,她們都是來自中產以上的家庭主婦,否則不會有空閒到聖堂服務。大聖堂每天要用三百多人整潔環境,卻不需付出分文工資,在信徒們而言,這種工作便是修行的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