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留學生把自己的大學說成是最好的,把他人所進的大學說成是次等的,以便用來抬高自己的身價。其實那是不必的,例如王雲五沒有進過大學,他卻做了大學生的祖父教授,臺灣大學每年畢業的學生,未必人人都成為第一流的學者,我的教育過程前後不足七年,卻在臺灣的好幾個大學做專題演講。所以,我不想把立正大學說成比任何佛教大學都要好,只想就其實際來做介紹。
追溯立正大學的起源,可說比任何一所日本的佛教大學為早,於西元一五八〇年由日生初創檀林(相當今日中國的佛教學院吧),後經幾度變革,至明治四十年改名為日蓮宗大學,到了大正十三年,根據政府所頒的大學令而更名為立正大學,設置文學部預科及研究科。至昭和二十四年,成為新制度的大學,至昭和二十五年增設經濟學部。至此,共有日間部和夜間三個學部,計開十一科,並且又設二年制的短期大學。到了昭和二十六年開設大學院研究所的碩士課程,昭和三十一年又開博士課程。因為校務日益擴展,至昭和四十二年,又在埼玉縣的熊谷巿建立分校,將一般課程的大學養成教育部分遷至熊谷分校,同時又新闢一個經營學部。目前學生人數已達一萬四千多名,在所有的佛教大學中,能有這個數字的並不多見。
立大的圖書館,乃是新建的一座六層大樓,第一層為開架式的閱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