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時代的日本本位立場而出現的神佛混合,或者以佛教為基礎的新興宗教,便如雨後春筍了。

二、主要的新興宗教


日本新宗教的形成,有三大歷史的背景:第一,是在江戶幕府末期,封建制度之腐蝕人民,民間自覺精神的反省,不敢形之於實力的抗爭,故潛之於民間信仰的整理與發展,以求身心的慰藉和救濟;到了明治初期,天皇即是神之化現的思想高揚,江戶以來形成的儒學勢力即為之下降,唯一神權的觀念及期求之熾盛;明治以後,在物質建設的現實生活方面,日本力求歐美化,以期改善現實的人類生活。由此三個因素的激盪,便產生了許多新的宗教信仰。但此三種因素,雖係日本的時代產物,卻未必能與封建的日本政權相融,故在第二次大戰之前,各新宗教幾乎均曾受到政府的彈壓、取締、禁囚等所謂的「法難」。

各新宗教的創始人,大多均有各自的宗教經驗和宗教思想,所以,不論如何地受到政治權力的壓抑禁止,仍能不屈不撓,繼續他們的傳教活動。到了日本戰敗,美軍佔領期間,促使天皇自己宣布,他也是人而非神,同時也像美國一樣許可宗教信仰的自由發展,只要不是危害社會人心的淫祀魔說,凡是宗教團體均可受到法律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