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從〈有部毘奈耶犯相摘記〉及〈有部毘奈耶自行抄〉中,可以看出弘一大師對於律學的弘揚,是非常切乎時代及環境的實際要求的。

我還希望指出:這本合刊,幾乎包含了律學所有的實用範圍。因為《四分律》是中國律宗的主脈,並且也最最合乎中國佛教的要求,所以合刊的重點是在《四分律》的研究介紹,但中國是大乘戒盛行的區域,所以研究介紹菩薩戒的,竟有八種之多,從《梵網戒本》的整理研究,而到菩薩戒的受戒法,乃至自誓受與隨分受,都有了。從一個教外的俗人,進入佛門,而到受菩薩比丘戒,三皈、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薩戒,所有的剃髮出家、禮拜皈依、受戒羯磨、結夏安居、生活儀則等,也都有了。

其中的內容,除了科表之外,多半出於摘錄,例如〈釋門歸敬儀擷錄〉,固然是摘錄,即使指導人在臨終時及命終後注意事項的〈人生之最後〉,也多出於經論古籍中的錄集。但在摘錄編集的文字之中,又是完整一體的,且還注滿了誠摯的情感。

我嘗以為:能將文章寫得通順流利,並不困難,要在文章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能使讀者產生共鳴者,就難了;但是要使自己的文章感人,又能使受感的讀者,予作者以肅然起敬者,就更難了;再進一步,要使讀者於肅然起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