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由大陸到香港、新加坡,年紀大了,存點錢,身體不好,不能再做工了,出一筆安單費,可以終身住在寺院裡。我見到的自度庵及福海禪院等,便各有數十位這樣的老年人,雖無養老院之名,卻有養老院之實。

新加坡佛教總會辦有中醫施診所,一棟大概有七、八個診療室,從早上到晚上,醫師分作三班制,用西醫的治法,中醫的處方。政府雖有西醫的福利事業,但一般華人相信中醫,政府也鼓勵佛教辦施診所。這所醫院已有三個分院,雖然僅僅施診不施藥,藥費比外邊便宜得多,所以診所的一般開銷頗為可觀。經費來源,有的是由各寺廟及其信徒樂捐,比較特殊而且也是一大財源,則是中元節所募的款項。

中元會又稱「盂蘭盆會」,當地民俗有祭拜,本為道教與佛教,現在則純是一種風俗,並無多少宗教色彩。每個地方各自統籌辦理,用紙紮成一個鬼王,大家聚在一起祭拜,吃頓晚飯,請幾個歌手唱幾小時的流行歌曲或地方戲。新加坡居民大都從事工商業,他們為了感謝一年來的平安、生意順利,都會出一些錢標購一項紀念品回家,討一個吉利,佛教總會與他們聯繫,利用這活動舉行義賣;最多時,一個晚上要出動一百多人,分成四人一小組,每組可得數千乃至萬把元;一個農曆七月下來,可以募到數十萬乃至一百數十萬的新加坡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