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法輪會社
下午一點由法住學會返回「帆船酒店」之後,有另一個香港佛教界的青年居士團體叫作「法輪會社」的七位會員來訪。該會成立於一九八六年,主要的成員是學佛的青年居士,和佛教青年協會有許多相似之處;而這兩會的會員中有許多是跨會參加的。他們的目的是希望把佛教普及於現代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以居士身傳遞佛陀的法音。他們七個人把我的房間擠得水洩不通。該會的主要幹部林瑞沛、葉星宏與我做了四十分鐘的談話,主題是「現代化的佛教弘化」與「職業化的佛教弘化」。談到居士們是不是應該以弘法為職業而不是副業。並問到:「如何養成專業的弘法人才?」與「如果居士成了專業化的弘法人才,究竟會發生什麼問題?」
我個人一向是贊成專業化的,唯有專業化才有持久性和穩定性。民國以來,以居士身而專職弘法的已漸漸增多,如果不是出於富裕的家庭,則必須取得生活所需的待遇,但如果以專業為口號,卻以斂財為目的而沒有弘化的實質,那是不值得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