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遊化 38

研四分大律等,歷三年畢業。

一九三六年,和尚三十五歲,再度親近應慈長老,隨行至上海、常熟、南京、寧波各地,於寶岩、興福等諸寺,聽講四十卷《華嚴經》、《楞嚴經》、《楞伽經》、《法華經》等諸大乘經,兼習《華嚴五教儀》等論典。一九三七年夏,禮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因遭日本入侵,爆發蘆溝橋事變,交通中斷,無法南返,便在廣濟茅蓬閱藏,三易寒暑。至一九四〇年回到上海,三逢應慈長老,預六十卷《華嚴經》講筵,時經三載。一九四三年,和尚住持三昧禪院;一九四六年,朝地藏於九華,禮普賢於峨嵋,覲觀音於普陀,至此已禮畢四大名山。旋回上海,先住青蓮寺,復住普濟寺。當時江浙兩省,凡有講經法會,無不恭逢;高旻與金山之禪期,亦去隨喜。

一九四七年,和尚四十六歲,奉虛雲長老之召至廣州南華寺,翌年即任該寺住持,復住江西雲門寺。一九四九年,遽逢世變,和尚避秦香港,卓錫大嶼山之寶蓮寺。一九五三年秋,應南懷瑾及魯寬緣居士之邀,藉周至柔將軍之助,杯度臺灣,先住基隆佛教講堂。次年於基隆市郊擇得山坡地一塊,興建十方大覺禪寺,越載而得顧定生行者來皈,披剃後法名惟定,襄助和尚籌畫募建。至一九六六年,計已完成大雄寶殿、祖堂、五觀堂、念佛堂、禪堂、講堂、地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