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摩拳擦掌地向佛教界找出應戰的對手。

那個階段的煮雲法師,在臺南公園做過幾場基督教與佛教比較的公開演講之後,集成了一本小書出版。可惜,接著他患上了高血壓和糖尿病,常常頭痛失眠,再也不能應戰了。

另一位長老印順法師,本是基督徒出身,經過學佛三十年之後,竟然有基督徒到他的道場向他挑戰,向他傳教。結果,他寫了兩篇長文章:1.〈上帝愛世人〉,2.〈上帝愛世人的再討論〉。又因為杜而未神父把佛教的信仰套入月神信仰的一類,又引起他寫了一篇〈東方淨土發微〉的長文章。

我在山中,本不希望多事,可是,基督徒竟來公然挑戰,我為了澄清他們的觀點,和說明佛教本身對於基督教的看法,也疏導一般的有識之士,能夠正視宗教的問題。我當然不希望也學著基督徒們入主出奴的心態來攻擊基督教,正如孔子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我希望用客觀的資料來做公平的介紹。因此,就在一九六四、六五和六六年之間,陸續地寫成了一本書,分別交給幾家佛教的雜誌《海潮音》、《覺世》、《香港佛教》刊出。到一九六七年,交給佛教文化服務處出版,書名是《基督教之研究》。我在這本書的〈自序〉中,說明了寫作該書的動機、態度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