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心靈環保的最高境界。
照這般說來,心靈環保的工作者和實踐者,是不是一定要來學佛修禪才行嗎?答案是很明顯的,能夠學佛修禪,當然極好,我們卻不可能要等到全人類都來學佛修禪之時,才開始推動全球性的心靈環保。跟現代人所談的心靈環保,必須是在多元化的原則下,朝向人類共同面臨的環境問題。例如本講稿前面所舉東亞思想中的儒、道二家,也有著心靈環保的內容。其實,凡是有心要為人類社會提供智慧,促使全人類的身心獲得健康、快樂、平安的觀點及方法,而能營造一個健康、快樂、平安環境的,都可算是心靈環保。
因此,我在國內外,推動的心靈環保,分成兩個層面:
一是學佛禪修的層面:是以有意願、有興趣於學佛禪修的人士為對象,用學佛禪修的觀念及方法,使得參與者,從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而讓他們體驗到有個人的自我、家屬的自我、財物的自我、事業工作的自我、群體社會的自我,乃至整體宇宙時空的自我,最後是把層層的自我,逐一放下,至最高的境界時,要把宇宙全體的大我,也要放下,那便是禪宗所說的悟境現前。但那對多數人而言,必須先從放鬆身心著手、接著統一身心、身心與環境統一,而至「無住」、「無相」、「無念」的放下身心與環境之時,才能名為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