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呼籲世界各國政府行政首長、科技從業人員、工商企業人士,開發經濟,首當重視環境影響的評估,如果不能確保人類居住生活環境的安全安寧,則寧捨經濟成長而要保護生存的環境。切不可僅圖近利而說:「現代科技所造成的環境惡化,可以等待後續的科技來彌補改善。」這是一種沒有良知、不負責任的態度。為什麼不從預防環境惡化著手,誰能保證後續的科技必定可以改善、彌補已經惡化的環境?縱然可能,對於已經受害的生命,事後何能補償?
五、環保的目的是為我們求生存,且保護同一地區,同一地球村的生命,能夠延續生命。而我們生存所依賴的資源非常有限,消耗性的資源固然極有限,所謂永續的資源,也不是無限。所以每一個國民,都養成這樣的美德;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若能重複使用便應用到不堪使用為止。一則減少資源的損耗量,二則減少廢棄物的製造量,那就等於惜福培福,好讓我們的後代子孫,還能在地球上有一片生存的空間。
我一向以為救世界,必先救人心,環境保護也當先從淨化人心著手。所以多年來提倡心靈環保運動,鼓勵勤儉節約,要打從每個人的內心做起。否則不論如何做法,總不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