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凡事宜作逆向思考,便可做到勝而不驕傲,敗而不氣餒;成功而升至巔峰之際,要有走向下坡的心理準備,失敗而降至谷底之時,宜有攀登下一個極峰的願景在望。(三)凡事應知進退有度,能收能放而收放自如,古人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也就是說能有機會舒展抱負,奉獻天下,應該當仁不讓,竭盡全力,積極進取,萬一時運不濟,屢戰屢敗,那就養精蓄銳,以圖未來。(四)不論成敗,宜將自我的私利和私欲看空,要將對於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安危禍福的責任,一肩擔起,這便是一個有智慧和慈悲的人了。
不過,光有觀念的調整,尚不能保證真的可以做到心理的平衡及人格的穩定,必須輔以方法的練習,才能奏效。我們所用的方法,便是禪修,基本的原則是由放鬆身心、體驗身心、統一身心到放下身心的四階段。放鬆身心與體驗身心,是屬於自我肯定及自我認知的範圍;體驗身心與統一身心是屬於自我反省及自我成長的範圍;統一身心與放下身心,是屬於自我完成及自我消融的範圍。
放鬆身心是隨時隨地,將腦部神經及全身肌肉,保持在輕鬆的狀態;初初練習之時,則最好須有一個比較不受打擾的空間和暫時擺下萬緣的時段,僅僅五分鐘和十分鐘也好,盤腿坐最好,坐在椅子上也可以,主要是把眼睛合攏,眼球不要用力,不用頭腦思考,保持清醒狀態,面部略帶微笑,全身的神經、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