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普遍推廣這種奉獻和布施的運動,則既可紓解物質的貧窮,也可解決心靈貧窮的問題,如此世界的永久和平才有希望。
三、如何做好環保工作?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我們生存的地球環境,已在迅速地惡化之中,主要的原因就出在人類過度的開發及浪費,造成自然資源及生活環境的大量損耗及破壞。因此,如何做好環保工作,已是如救燃眉的急務。可是環保必須要從世人價值觀念的改變做起。所以,我們法鼓山這個團體,正以心靈環保為主軸,再進一步推展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資源及自然生態的環保。心靈環保是向內心省察,啟發智慧心及慈悲心。心靈富裕之後,便有充分的安定感及安全感,對內心對外境,便不會矛盾衝突;與人相處之際,便會尊重對方,時時以禮相待;在日常生活之中,便不會因為奢求物質享受的滿足而浪費了資源、破壞了環境。因此,對於宗教領袖而言,心靈環保,特別重要。
四、如何消弭暴力及恐怖事件?站在宗教領袖的立場,慈悲和博愛,乃是絕對的真理,正義及和平,不可能分離。如果為了主持正義、崇拜真理,而訴之於暴力及恐怖的行為,那是必須接受勸阻的,也是應該受到譴責的。動用武力,也許會有暫時的震懾作用,但永久和平的基礎,卻必然要建築在對等的尊重及相互的寬容之上。甚而不僅是互惠互利,還要做不求回饋的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