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學問知識又是那麼的多,例如:科學的研究範圍,僅僅是在地球上就已研究不完;就僅研究人的問題,倫理學家、心理學家、生理學家、病理學家等,分門別類,直到永遠,也沒有研究完了的日子。所以人生的過程,便是在學習之中成長,也當在學習之中走完生命的最末一站。

(二)學習謀生的知能


人生在世,必須要有謀生的知識和謀生的技能,否則,不僅不能為社會造福,還會給他人帶來負累。可是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謀生,所以就不得不問自己到底要學什麼?又想研究什麼?為了學以致用,又要知道用在那裡?有人上學進某學校的某科系,是出於自主的選擇,有人沒有選擇的機會,怎麼辦?有人讀書是有計畫的,有人則不但不是計畫地讀書,而讀得非常雜亂,相當膚淺。雖然古人有說:「開卷有益。」青年人則必須要實用與理想兼顧,要不然便是學非所用了。

記得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見有兩位同學的例子,其中一位老是為生活擔憂,於是成天在外奔波,打工賺錢,結果是一事無成。另一位留學生雖然生活也是毫無著落,卻從不考慮錢的問題,每每想到將來回臺灣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