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勸他先到師範大學語文班進修。捷克是歐洲很窮的一個國家,剛從共產主義的制度下解體不久,他在臺灣又舉目無親,故在他離開我們研究所一年之後,見面時我問他:「如何生活的?」他說:「有時有人給一點錢,有飯就吃,有地方就住。」為了求學,他並不覺得生活得有多苦。他沒有物質的經濟資源,卻有精神的本錢,作為他生存的條件。所以,人如能富貴則富貴,如不能富貴則要耐得起貧窮。富貴當然表示幸運及有福,貧窮也不就是罪惡及恥辱,最大的罪惡和恥辱是沒有以良心、道德、品行作為依準的經濟生涯。
當我們在規畫經濟生涯之時,一定要確立一個原則:要量入為出,開源節流;要厚以待人,儉以律己;要克勤克儉,積蓄財富;要將自己擁有的經濟資源,用在國家社會,乃至全體人類的福利事業,這才是真正懂得運用財富的富貴中人。
諸位同學都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將來對經濟生涯的規畫,一定要好好處理。一定要建立惜福、培福、種福的觀念;首先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再以自己的技能、知識、體能、智慧、人品,為社會謀福利,這就是惜福培福。種福的意思是對現在尚沒有做的好事,要加強努力。同時我要建議諸位另一個觀念的認同:「坐著享福的人,那是無福之人;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