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體驗到因緣生滅的自然法則,便是有智慧的人,智者就能不受暫時的成敗得失而起情緒的衝擊,那便是淨化的人生,也就是平安愉快的人生。
(二)以慈悲來淨化人生
以慈悲來看一切眾生,每一眾生都有求生存發展、求安全保障的權利,所以中國古代的聖賢主張,當為天下人謀公利。佛教則主張,修行菩薩道的佛教徒,當以無私無求的心態,平等普濟一切眾生。因為身為佛教徒,就已受到了佛法的恩惠,就當學佛的心行、言行和身行,以菩薩道的修行為成佛的過程,故當以慈悲協助眾生。苦難的眾生,有尋求佛菩薩給予救助的權利,佛教徒則以協助他離苦得樂為本分的權利。
以慈悲來看世間的現象,眾生都有求生存活下去的權利。凡是為了求生存而產生的種種行為,都是值得諒解的,也可以說那是他們的基本權利。例如:老虎吃人,是老虎的基本權利,因為老虎只知道在饑餓的時候要食物充飢,老虎是肉食性動物,但牠們不知人類和野獸有什麼分別。人類明知老虎也會吃人而不預防,便是愚蠢。例如:今年春天,美國紐約動物園中的一隻印度大白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