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理性和感性的調和;有了情緒的波動時,就不是清明心,無情的冷酷,也不是清明心;只有在溫和的理性之中,才能產生一般人的清明心。

若從文學家、詩人、畫家、音樂家、武術家、政治家、哲學家、宗教家等各層面看,也均有他們的清明心的體驗與清明心的作用。例如馬佛仁居士說:「武藝不是拿來打架的,而是使得心靈淨化、清明。」武藝本身是動的,但是,在動中有安定、寧靜、祥和的感受作用。

五、如何開發清明心


如何開發清明心?先要把身體放鬆、頭腦放鬆;當頭腦輕鬆時,沒有因強烈的自我執著為你帶來困擾,心中便不會混亂複雜,感受到自由自在。有了超越的清明心時,無漏無染的智慧便自然出現,這種智慧出現時,平等關懷一切眾生的慈悲心,也自然流露。因此,剛剛習武之人,遇到對象,便當作敵人,就擺出架勢招式,準備出手攻擊,渾身都是緊張的。只有已高明到出神入化的武術家,便真人不露相,看不出他會武藝;因為他們經常保持著輕鬆、和平的身心,在必要時只會拯救人,不會傷害人。

放鬆的方法非常重要,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首先,把兩隻手放在膝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