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沒有得到甜美的果實,而由他人獲得,我們也要以感同身受的心情為對方感到高興、欣喜、慶祝,這豈不是另一份的喜悅嗎?所以,「因果」的過程一定要有「因緣」的配合。

三、爭取及奉獻


現在有很多的民意代表在競選中做政見發表時,口口聲聲說:「願為民奉獻」,以此口號來取得選票,骨子裡是以「奉獻」為口號而以個人爭取權勢名位為目標。社會上真正有理想、有抱負、肯為全民福祉而奉獻服務的大政治家,的確不多。然而能提出這一句口號的人,也算不錯,起碼能說一句「奉獻」,至少他必須去兌現他自己在政見會上發表的諾言;可是,如果競選落榜,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最近有一位臺北市選出的國大代表,參加我主持的禪修營時對我說:「世界怎麼變得這麼美好!能來參加禪修營是如此地自然,又如此地自由自在,可是禪修營中的生活卻如此地辛苦。」我問:「你在競選國大代表時的感受如何?」他回答:「哦!很忙,很累。」我再問:「是不是被打得頭破血流?」他說:「啊!還好!現在我還健在。」這表示他如何地在緊張、忙碌之下爭取這項公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