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說:「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壇經》所說的菩提,即是悟後所見的不動心,是以不生不滅的自性為性。
如何實證不生不滅的自性?便是於諸境上不起妄執,即斷煩惱而現菩提。〈顯宗記〉的「菩提無得」,又是源於《心經》的「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無上菩提果,必發無上菩提心,證得無上菩提果,其實是一無所有。如果覺得尚有所得,仍是凡夫的煩惱執著,尚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在因地時,的確認為有無上菩提可證,所以要發大菩提願,修大菩提行,在《大智度論》所說的五種菩提,都是必備的條件;到達佛位之時,所證是二空真如,便是「無智亦無得」的實相般若現前,一空一切空,《大智度論》列舉十八種空,不僅是無所得,連無所得這個念頭也要空掉。
因此,大乘禪宗的空義,是從無念、無相、無住、無得來說明,空不礙有,無也不否定有;煩惱若空,執著亦無;但是,般若有、空慧有,諸佛的功德莊嚴,如來的十方、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也都有,所以要說「淨五眼而了三身」了。
「五眼」是依諸佛的應化身而言,一共有五種:肉眼、天眼、慧眼、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