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飽食、暴飲、性行為、激烈運動之後,以及疲倦欲睡、正午中夜之時,不宜坐禪。
4飲食
每餐以八分飽為佳,食後暫作三十分鐘休憩,開始坐禪。
(二)坐禪的方法
1調身法
-
坐法:-
結跏趺坐-
吉祥坐─右足架於左腿上再以左足架於右腿上。 -
金剛坐─左足架於右腿上再以右足架於左腿上。
-
-
半跏趺坐─右足置於左腿下,左足架於右腿上。 -
交足坐─左右二足隨意交叉平放。 -
椅子坐─端正坐於椅上,兩足自然垂直。 -
日本坐─兩膝長跪、兩足向後伸直足尖相疊,腰幹伸直,坐於兩足跟上。
-
-
手式:二掌向上左掌置於右掌上,二拇指輕輕相接,中間成圓形。 -
身姿:左右搖動數次,以確定坐姿的平穩,背脊骨伸直,顎向內收。 -
視線:-
閉目─精神飽滿時。 -
注視正前方一公尺處或壁之一點─略感昏沈時。 -
閉目及注視交替使用。
-
2調息法
坐下後作數次深呼吸,最後一次吸入丹田(下腹部),便恢復平常呼吸。
3調心法
數息觀,調息後即由一數至十,反覆地默數呼吸。
-
出息觀 -
入息觀
六、慧
慧是包括知識範圍的「認識心」和「檢擇力」,知識不能涵蓋慧的內容,從知識可以昇華到慧的領域,佛教不是知識的宗教,卻是使知識昇華為智慧的宗教,那是因為除了肯定世間的知識之外,更著重在超知識的「悟」的經驗下而獲得智慧,智慧便是由悟而得的超知識的「認識心」和「檢擇力」。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