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共有多少宗派?
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因為,佛法雖只有一味,由於接受者的程度──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釋了。佛經中說:「佛一圓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指的這一層意思,站在佛的立場看佛法,法法可通涅槃城,站在佛弟子的立場,那就各有各的專長的法門了,比如最有名的十三位弟子,他們各有一種第一的特殊的性格,也各有他們的伴侶(《雜阿含經》卷一六第四四七經)。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徵兆。
佛陀涅槃後的四、五百年間,單是印度境內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個部派之多,他們往往僅是為了一個很小的問題的爭執,動輒就結成一團,分成一派。
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統一教化的依準力量之際,馬鳴、龍樹的「般若空」的大乘佛教,便在印度境內應運而興。
到了佛陀涅槃後約一千年之間,由於無著、世親以至清辨、護法的「唯識有」的思想抬頭,印度的大乘佛教,也就分成了空有二宗;稍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