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禪是以藝術化的生活為目的,比如中國的禪宗,以為擔柴挑水都是禪,吃飯睡覺也是定,是重於精神的寧靜不動,而不執著肉體的枯坐守寂。

再說,禪與定,乃是梵語禪那(Dhyāna)的音義合璧,是靜慮的意思,故也可以翻譯為定。不過,禪定兩字,尚有區別,禪是色界的心境,所以色界稱為四禪天,定是心統一境,在欲界也可有之,到了無色界的四無色定有之,出了三界的出世間定,仍然有之。所以,禪的範圍小,定的範圍大,禪也是定的一種。但是,也有將出世間定稱為出世間上上禪,把低級的外道定稱為野狐禪。(註)

定的名稱,在梵語中,除了三昧,尚有七名:三摩地、三摩鉢底、三摩呬多、馱那演那、奢摩他、現法安樂、質多醫迦阿羯羅多等等,正因為定境通於凡聖,致有印度人,認為男女性交,也叫三摩鉢底──雌雄等至,因那時也有心意集中,淫樂遍身,類似定心的現象。至於那些說什麼性命雙修啦,身心雙修啦,就是想從男女的淫樂中修定(見印順法師《成佛之道》一四四頁)。修定的意義,被附會混雜到如此的猥褻下流,也真可悲可憐!但是,這也告訴了我們,印度對於定的意義是看得非常廣泛的,這與中國禪宗的本旨,何止相去天淵!

因禪定未必就是禪宗,所以世界各宗教,凡是有神祕效驗的,無非是從禪定的工夫而來,不論他們是用持咒也好、祈禱也好、禮拜也好、誦經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