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二十二個年頭的醞釀,才於一九五〇年六月六日,在錫蘭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這個大會的贊助人,包括泰國的國王及僧王、緬甸的總統及僧長、錫蘭的首相及僧長、西藏的達賴喇嘛、柬埔寨的國王及僧長、越南的僧長、日本的裕仁天皇。當時中國推派正在錫蘭講學的法舫法師代表參加,會中決議每兩年召開大會一次,先後曾在錫蘭、日本、緬甸、尼泊爾、泰國、金邊、印度等地召開了七次大會,然而迄今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雖已有了六十個國家及地區的會員單位,第七次出席大會的即有五十三個單位,可是,對整個佛教及全人類的貢獻,實在有限。正如它的名目一樣,它是「聯誼會」,是用來聯絡彼此友誼的。十四年來的世佛聯誼會,所能見到的成績大約只有兩項:一是統一了佛陀的誕日為每年陽曆五月的月圓日,那是一九五六年於尼泊爾召開第三次大會中的決議。一是統一規定採用五色旗為世界佛教的教旗,這是美國的鄔克德上校(西元一八三二~一九〇七年)所設計,在一九五二年於日本召開的第二次大會上,由錫蘭代表提出而通過。其他的就說不上了。(註)
全球性的佛教行政組織,雖未見於根本佛教的要求,卻是今後時代所急需,若想藉此聯誼會的發展而成為全球佛教的行政組織,恐怕還要努力若干時日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