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有一個故事:在佛的時代,印度有一戶人家,供奉了三個鬼神,能夠變作人形,和人談話,吃人的飲食。那戶人家,本來以為供奉了三個神,家裡一定可以平安了。誰知道不到幾年時光,那戶人家為了日日供神,弄得一貧如洗,並且天災人禍連年不斷,財產用光了,人丁也死的死、病的病了,但又不敢得罪那三個鬼神。最後,幸好從遠方來了一位皈依佛教的人,因為此人信佛,而且還受了殺盜淫妄酒的五戒,凡是皈依三寶,受了五戒的人,都有護戒的天神隨身擁護,那三個鬼神,一見那位佛教徒,便沒命似地逃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鬼神是不該接近的,接近了鬼神,所得的壞處要比好處更多;但也不要得罪鬼神,得罪了鬼神,那是有害無益的。鬼神之中,雖然也有正直善良的,雖然也有皈依了佛教的,但因鬼道的業報,使他們的行為,總是多惡少善。所以「敬鬼神而遠之」,那是正確的。至於信了佛教,皈依了三寶,並且已經受了五戒的人,那就不該再去拜神求鬼了(註五)。
還有一些神祇,是屬於畜生類的。比如牛神、狗神、馬神、蟒神、龜神,最普遍的還有狐狸精,那些動物的精怪,便是畜生類的神。這些神的類別雖與鬼神不同,但也是善惡不分、邪正不定的,也都是成事不足而敗事有餘的。不過,不論是鬼神或是畜神,他們有好多共同的特性:第一,這些神的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