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信士二十三位,大信女十七位,都是女的少於男的。

但是,不論在阿含部也好,律部也好,記載佛世女眾的活動,可謂不一而足。她們除了由於生理方面的缺陷,在戒律上給她們基於保護而制的規定,不同於比丘之外,說法、行化、度眾、修證,根本和男眾一樣。當然,由於印度的原有風俗觀念,也使女眾在心理上感到有些不如男眾的地方。但是,佛陀極力保障女權的平等,乃是無可懷疑的。聖比丘尼之中,比如:大愛道、蓮華色、妙賢、法與等,都是傑出的人才;聖優婆夷中,比如:鹿子母、末利夫人、修摩提女等,也都是對於佛教教團極有貢獻的人才。當然,女人有「五障」的遺教,使得女眾姊妹們自慚形穢。特別以為女人之身是不潔的中國古老迷信,也使得女人不敢拋頭露面。

所謂女人的五障,便是不能以女人之身做轉輪王、做帝釋、做梵王、做魔王、做佛。(《增一阿含經》卷三八〈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第四十三第二經)在《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也有如此的記載,可是,《法華經》的目的,倒是否定了呆板的女人五障說的觀念,因為年始八歲的龍女,事實上是在「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上成等正覺」去了。這是告訴我們,不要看不起女人,只要她的福智資糧夠了的時候,成起佛來,